辦博函〔2024〕60號《國家文物局辦公室關于組織開展2024年“博物館里過大年”活動的通知》
國家文物局辦公室關于組織開展2024年“博物館里過大年”活動的通知
辦博函〔2024〕60號
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文物局(文化和旅游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物局,各有關單位: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4年春節(jié)工作的部署要求,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營造歡樂祥和的春節(jié)氛圍,現就做好2024年“博物館里過大年”活動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詮釋豐富內涵。春節(jié)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蘊含著豐富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體現著人民群眾團圓、歡慶、祈福等美好愿望。各地、各單位要立足博物館館藏資源,推動文物展覽展示與節(jié)氣文化、生肖文化、傳統(tǒng)民間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結合起來,詮釋好春節(jié)文化內涵,挖掘闡釋好中華文明的連續(xù)性、創(chuàng)新性、統(tǒng)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要將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迎接新中國成立七十五周年等重要議題融入春節(jié)文化活動,充分展示春節(jié)文化新風尚、新風貌,講好中國故事、中國共產黨的故事、新時代的故事,為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力量。
二、豐富活動形式。鼓勵各地博物館統(tǒng)籌多方資源,策劃推出以春節(jié)文化為主題的系列展覽、豐富多彩的年俗文化體驗活動和文物公益鑒定咨詢服務,營造濃郁熱烈的節(jié)日氛圍,豐富春節(jié)期間人民群眾文化生活。鼓勵有條件的博物館與世界文化遺產、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等積極開展年俗互動體驗活動,拓展春節(jié)文化體驗空間,搭建傳播民俗文化的舞臺。通過云展覽、云直播和流動博物館等多種方式擴大傳播面,讓公眾生動直觀地認識、了解和感悟中華文化的魅力,共享文化遺產保護成果。
三、提升服務水平。各地、各單位要強化主動服務、靠前服務意識,根據春節(jié)期間觀眾特點,優(yōu)化服務舉措,重點保障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等群體權益,切實提升博物館惠民利民能力。加強閘機、安檢等設備日常檢修,優(yōu)化入館核驗方式,提高檢票效率,縮短排隊時間。合理配置導覽人員,動態(tài)進行引流、分流,引導觀眾文明參觀,避免扎堆擁擠,降低體驗感。通過增加語音導覽設備、志愿服務等方式,提升講解服務能力。根據自身情況規(guī)范延時開放模式,更好滿足春節(jié)期間公眾文化需求。
四、強化安全管理。各地、各單位要制定完善應急預案,開展安全教育培訓,組織應急應變演練,提高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加強用水、用電、用火等設施設備檢修維護,暢通消防、安全通道,及時排除安全隱患,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嚴格落實藏品展陳安全管理要求和責任制,通過加強現場巡檢、設置標識標志、觀眾疏導分流等方式,確保藏品安全。加強陳列展覽、文化活動、文創(chuàng)開發(fā)等意識形態(tài)審核把關,嚴防嚴控意識形態(tài)風險。堅持人民立場,堅決禁止以春節(jié)名義高價兜售年夜飯、文創(chuàng)產品、文化服務活動等泛商業(yè)化行為,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
五、加強宣傳推廣。國家文物局將協調中央媒體適時開展預熱和聯動宣傳,并選擇一些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活動在中央主流媒體開展系列專題宣傳,做好宣傳推介。各地、各單位要充分利用報紙、電臺、電視、官網官微等各類宣傳渠道,做好“博物館里過大年”精品活動、相關稿件推送,以生動鮮活的報道,營造喜悅祥和的節(jié)日氛圍。有條件的地方可通過公交、地鐵、機場、商圈等公共場所,加大“博物館里過大年”宣傳力度,進一步擴大活動傳播力影響力。
各省級文物行政主管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視對2024年“博物館里過大年”系列活動的統(tǒng)籌協調和實施推進,工作計劃(詳見附件)請于2024年2月1日前報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工作總結請于2024年3月1日前報送。
特此通知。
國家文物局辦公室
2024年1月17日
(聯系人及方式: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 蔣凱寧 010-56792231,gjwwjbwg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