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政發(fā)〔2022〕5號《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組織開展山東省第三次土壤普查的通知》
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組織開展山東省第三次土壤普查的通知
魯政發(fā)〔2022〕5號
各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qū))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的通知》(國發(fā)〔2022〕4號)有關要求,全面掌握土壤資源情況,現就組織做好我省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對山東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有關工作部署,查明查清全省土壤資源情況,分級分類掌握土壤數量、質量、性狀、分布、利用狀況和變化趨勢等基礎數據,強化土壤資源開發(fā)利用保護水平,為嚴守耕地保護紅線、提升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加快推進農業(yè)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普查工作自2022年開始,2025年完成。
二、工作安排
(一)普查對象。耕地、園地、林地、草地等農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的土壤。其中,林地、草地重點調查與食物生產相關的土地,未利用地重點調查鹽堿地等與可開墾耕地資源相關的土地。
(二)普查內容。主要包括土壤性狀普查、土壤類型普查、土壤立地條件普查、土壤利用情況普查、土壤數據庫和土壤樣品庫構建、土壤質量狀況分析、普查成果匯交匯總等。以完善土壤分類系統(tǒng)與校核補充土壤類型為基礎,以土壤理化性狀普查為重點,更新完善土壤基礎數據,構建土壤數據庫和樣品庫,開展數據整理審核、分析研究和成果匯總。查清不同生態(tài)條件、不同利用類型土壤質量及其退化與障礙狀況,摸清特色農產品產地土壤特征、耕地后備資源土壤質量、典型區(qū)域土壤環(huán)境和生物多樣性等,全面查清農用地土壤質量情況。
(三)時間安排。2022年,開展動員部署,健全工作機制,培訓技術隊伍,完成實施方案編制、采樣點位布設、普查試點任務和全省鹽堿地資源調查等工作。2023—2024年,以縣(市、區(qū))為單元,依據統(tǒng)一布設樣點,組織開展外業(yè)調查采樣和內業(yè)測試化驗,分級分類分層次開展技術實訓指導、質量控制,建設土壤普查數據庫和樣品庫。其中,2024年9月底前完成全部外業(yè)調查采樣工作,10月底前完成全部內業(yè)測試化驗任務,按要求實時在線填報數據信息。2025年,組織開展土壤基礎數據、土壤剖面調查數據、土壤利用數據的審核、匯總和分析,完成耕地質量報告和土壤利用適宜性評價報告,以及鹽堿地、酸化耕地改良利用等專項報告,全面總結普查工作。
三、保障機制
(一)加強組織領導。省政府成立山東省第三次土壤普查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負責研究和決策普查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農業(yè)農村廳,負責普查工作的具體組織和協(xié)調。各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普查相關工作。其中,涉及業(yè)務指導檢查方面的工作,由農業(yè)農村部門牽頭負責;涉及普查經費保障方面的工作,由財政部門牽頭負責;涉及數據統(tǒng)計分析方面的工作,由農業(yè)農村部門會同自然資源部門、統(tǒng)計部門負責處理。各市、縣(市、區(qū))政府要相應成立普查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全面落實地方普查工作主體責任。
(二)強化經費保障。第三次土壤普查經費由省財政和市縣財政按承擔的工作任務分擔。各級政府要根據普查任務、計劃安排和工作進展,將普查工作經費列入年度財政預算,加強監(jiān)督,按時撥付,確保實施方案編制、外業(yè)調查采樣、內業(yè)測試化驗、專項調查、技術培訓、專家指導、數據分析和成果匯總等經費足額落實到位。各市、縣(市、區(qū))可按規(guī)定統(tǒng)籌現有資金渠道支持土壤普查相關工作。
(三)嚴格工作落實。第三次土壤普查實行集中統(tǒng)一管理,統(tǒng)一工作平臺、統(tǒng)一技術規(guī)程、統(tǒng)一工作底圖、統(tǒng)一樣點布設、統(tǒng)一篩選測試化驗專業(yè)機構、統(tǒng)一過程質控。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專業(yè)技術服務體系隊伍建設,重點配強縣級工作力量,加大技術培訓力度。嚴格執(zhí)行國家信息安全制度,按照要求報送普查數據,不得虛報、瞞報、拒報、遲報。充分利用遙感、地理信息和全球定位技術等手段,提高信息化水平,強化宣傳引導工作,營造濃厚普查氛圍。
山東省人民政府
2022年4月7日
![鄭州外資企業(yè)服務中心微信公眾號](http://m.per-better.com/weixin.jpg)
掃描二維碼 關注我們